北京地名历史:明光村(寺):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顺着西二环往北走,过了西直门桥别拐弯儿、就上了西直门北大街,此街上有个桥叫明光桥,附近也有以“明光”为名的居民区,比如明光村小区、明光北里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这是因为此地名叫明光村。而关于明光村的来历,可谓众说纷纭。其一、坟场超度说:清代西直门外是一片大坟场,有索家坟、侯家坟、李家坟等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索家坟,就在明光村之南,是清初首席辅政大臣索尼家的族坟;由于坟场经常做法事,而“明光”二字在有超度之意,因此这个靠近坟场的村落就取名“明光村”。
其二、皇帝庙号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即泰昌皇帝朱常洛的庙号“明光宗”,该村以此为名;可是此地与朱常洛由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有也不该使用皇帝庙号,要避圣讳的,所以此说法最不可靠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其三、寺庙说:这是最为普遍的说法,海淀地理志上就说“明光村原名明光寺,寺庙建毁年代无考”;民国十六年(1927)的北平地图上,这里也确实标记为“明光寺”。
其实关于明光寺并非没有记载,1936年北京曾登记寺庙历史资料,其中写道:“明光寺坐落在北郊小西门三号,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不动产房基地八分五厘,房屋九间,庙产园地三亩六分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文中提到的小西门指明光村南一个自然村,今地名犹存。可是另据资料记载:此地曾有月心禅师塔,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塔铭上有“京城之西北、明光寺之正南、曰小西门”这样的句子。
展开全文
塔是顺治年间建的,上面既然提到了明光寺,证明该寺比塔还要早,这显然与民国《北平寺庙历史资料》产生严重冲突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此外民间还有传说:此庙为“私建”,也就是并非皇家敕建,而是有人出资兴建、或由当地居民众筹而建。据当地老人说:当年这一带有做豆纸的作坊,庙里供奉的是造纸业祖师爷。如果真是祖师庙,里头应该供奉的是蔡伦,那为什么要叫明光寺呢?
可以肯定的是,明光村确因明光寺而得名,只是寺庙历史仿佛成了一个谜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直到2006年“学院派”项目施工时出土了一块石碑,这个谜团才算揭开。石碑虽然残破、字迹斑驳,可好歹部分碑文依稀可辨,上面说此地原称傅家庄,明朝早期有一和尚到此建寺修行,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有一位宦官出资扩建,改为自己的家庙。后来正统皇帝、即英宗朱祁镇游幸至此,建寺庙修得台殿巍峨,遂赐名“明光寺”(汉代有宫殿名为“明光殿”,这个时候还没有“明光宗”朱常洛呢,不然就要避圣讳了,不可能用这两个字)。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年这里确实坟地多(实际上今海淀区境内本身就坟墓多,因为地处西郊、好风水)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明清时期这里并不繁华,反而是荒凉的郊外,除了上文提到的几个家族墓地之外,明光村内也有名人墓,不过是个衣冠冢,是为舒永泰建的。提舒永泰可能有人不熟悉,可他的儿子可是大名鼎鼎,即北京籍著名作家、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
据传:老舍先生的父亲舒永泰为清末满洲正红旗护军营一位将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时,为抗击八国联军、战死在巷战的炮火中,年仅38岁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可惜的是未能找到尸体,于是有人在西郊为这位抗击外敌的英雄建了衣冠冢。直到解放后,这一带依旧比较荒凉,明光村不过几十户而已、不足百人。1949年代成立明光寺行政村,1950年扩大为乡,分置大王花园、明光寺两个生产队,1958年归东胜人民公社北太平庄大队。
从50年代起,一大批单位选址入驻这一带,从此才让此地逐渐繁华起来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明光寺改称明光村,有北京市木材、北京信息纸厂、首钢第一线材厂建在村内;据考证,信息纸厂占用的地方就是当年的明光寺。70年代开始在这一带兴建统筹住宅区,80年代中期,明光村小区、明光北里等楼房小区建成。而明光村由两个行政单位分管,居民事务归北太平庄街道、农村事务归东升乡。再后来,随着进一步的城市化建设,这里的变化更大了,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商业服务设施齐全,早就看不到当年荒凉的“影子”了。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我北京符咒法事超度灵符,更多京城文化与君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