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平远县新增2项市级非遗项目!:太保市做法事
在2022年最后一个月里,平远县喜事连连!近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小组初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全市共6大类30个项目入选,其中平远有两个项目在列,分别为热柘豆干制作技艺和扛仙师太保市做法事。
展开全文
热柘豆干制作技艺
热柘豆干是平远极负盛名的美食之一,口味上佳,厚韧而有嚼劲,入口醇香,而且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价值较高太保市做法事。据了解旧时曾是进献官方的贡品,也是百姓餐桌上的佳肴。2015年,它被评为“平远十大传统小吃”之一。2020年12月,热柘豆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和郎伯、和郎伯、豆干买一百”,热柘豆干制作技艺始于十八世纪的热柘村下山太保市做法事。热柘豆干的创始人下山刘和郎取名双铎,生于同治年间(1855年),为人忠厚,热心和善之人;刘和郎曾收留一逃难者,对其热情款待,逃难者(无法知晓何地及姓名)为报答刘和郎之恩,手把手传授了磨豆干技艺,得到技艺后的刘和郎一家开始做豆干,酿酒养猪,不久发家致富,致富后在距三里地以外的柚树圩开有店铺,店名为“荣盛”号,捐建平远通往蕉岭新布石拱桥一座(荣盛桥),现依然存在,建造有上、下堂横屋一幢,坐落在原柚上村境内的杨屋岗上。刘和郎经营热柘豆干,质量很棒,很受当地欢迎,远近闻名。
钟安源 摄
热柘豆干制作工序繁琐、生产历史悠久,用到的主要工具及场所有:石磨 、磨坊、砻勾、陶缸、木勺、竹篓缸架、走水板、九方格、千斤架(大、中、小)、盐卤、木炭、印章、 大小豆腐帕、烤房(床)等太保市做法事。必须经过选料、脱壳、浸豆→磨浆→滤浆→煮浆→卤水揉豆浆→包浆→压浆、拆包、抹盐→火炕→稻秆捆扎这九道工序。制成的热柘豆干呈金黄色,清香可口,又韧又脆。虽朴实无华,却口味上佳,适合各种烹饪方法,可炒可煮可焗,可酿可煲,亦可直接生吃。
这口独属热柘的美食,萦绕在每个远离家乡的客家人的心尖上,每一口都是对家乡深深的爱太保市做法事。
钝夫 摄
扛仙师
“扛仙师”属于民间信仰的一项祭祀活动,流传于我县差干镇,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太保市做法事。差干全镇有四处举行扛仙师活动,为差干村、加丰村、湖洋村和湍溪村。每年农历七月择日扛仙师,各处日期不同,至期把仙师神像从仙师宫中迎至家中,并作法祈祷,意可驱逐邪疫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仪式共有“出宫”“巡游”“迎神”和“祭祀”等,其中“祭祀”环节还进行“三献礼”,体现了当地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2009年12月,扛仙师被列入平远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原地区汉族人几次南移迁徙,谢氏裔孙由河南迁至浙江,再由浙移闽太保市做法事。其中七十五世成茂公(号乐粤),初居福建武平万安,元顺帝至正年间移至福建高梧、上畲、上杭等地。后于明太祖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偕卓氏暨少子观受,由福建上杭迁至广东平远县差干开居,并奉来“三大仙师”宫内香火、牌位,初供于差干村上坊大神岗庙(寺),后供于下庵子寺(今差干小学侧),年年祭祀,以祈人丁兴旺,安居乐业。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差干谢氏的繁衍,人口增多,已分布差干各村坊安居,遂议建“三仙宫”并雕三仙师、龙王、土地伯公五座神像供奉太保市做法事。初建于黎坊河中央的文昌阁,后因洪水,祭祀不便,改建杞溪角燕岗岭马鞍岌下,随后,又在湍溪村、湖洋村、上举镇的文裕村等处兴建了“三仙宫”,祭祀沿袭至今。
仙师雕像为木刻座像,龙王与土地伯公座像高50厘米,肩宽26厘米,三仙师各着袍甲,赤足,分别执金鞭、宝剑、银号角等太保市做法事。龙王像为骑着神兽像,另有土地伯公像共五尊。轿为六乘,除五位尊神乘坐外,另一乘扛“香炉”。旗幡13面,开道铜锣两面,牌匾两面,金瓜锤二只,锣鼓若干副。
自从“三仙宫”建好后,百姓可以随时祀奉拜祭,各村坊于农历正月中旬统一进行许愿,年尾十二月立春前还愿,并于立夏日,乡中父老代表聚会商议于每年农历七月农事较为闲暇之时,立秋之后十日左右奉抬仙师神像出巡全镇各村坊太保市做法事。
其内容为:“扛仙师”各村坊于农历立夏日抽签确定好顺序,并拈阄定具体时间太保市做法事。然后从差干村黎坊请来比“三仙师”先在当地供奉的“三公大王”香火,悬挂轿旁,一并巡游、祭祀。仪式有“出宫”“巡游”“迎神”“祭祀”等,“祭祀”进行“三献礼”。请来觋公做觋,作法;旧时做法事历时七天七夜,有“上刀山”“过火坑”等表演;现觋公做法事一般有“落马登座”“招兵点将”“安师点酒”“装身作扮”等九坛。轮到某村坊扛仙师时,亲戚朋友均来往不绝。旧时,附近的商贩带着特产前来出卖如“东石花生”“江西城江梨”等,商贾云集,每隔五年,请戏班做戏,颇为热闹。
民俗信仰活动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中,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并将希望寄托于未来,激励人们不断进步太保市做法事。
吴远松 摄
图片:非遗中心提供
编辑:俞巧燕、林祎慧
初审:徐东虹
终审: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