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惠民生 新征程新荣光:台山市做法事
近年来,台山市城乡建设不断加快,面貌焕然一新台山市做法事。图为台山台城石花广场。胡思红 摄
大广海湾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项目落户;总投资60亿元的江门浪漫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动工;与新会签订推动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对接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的江门台山,成绩不凡台山市做法事。
将时间维度拉长到过去十年,台山交出优秀答卷:十年间,台山生产总值从285.08亿元上升至503.23亿元,人均GDP从30376元上升至55504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00.78亿元上升至179.71亿元台山市做法事。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将上下一心、奋勇争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立足建设高端产业集聚之地、改革开放活力之地、全域旅游标杆之地、生态文明典范之地、侨乡文化光大之地、安定和谐宜居之地、风清气正实干之地,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侨乡中的侨乡”新的荣光,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积极贡献。
●叶芷晴 黄烨倩
区域发展质量更高
近年来,台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立足区位、产业、侨乡等独特优势,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围绕工业、交通和旅游等各个方面,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台山市做法事。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市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发展壮大主导工业产业,培育扶持新兴工业产业。数据显示,台山市工业新城现有工业企业近600家,年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成为台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一路既通,百脉俱兴台山市做法事。回望这十年,是台山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最为浓墨重彩、令人瞩目的十年,交通巨变铺就城市发展“快车道”。2018年7月1日,随着江湛铁路通车,台山在时隔80多年后重圆铁路梦,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中开高速台山段通车,新台高速与西部沿海高速连接线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动工,广台高速台山段启动建设。台山越织越密的高速公路网与辖内的国道、省道等各级公路组成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文旅繁花竞绽放,且以诗意共远方台山市做法事。依托“山泉湖海林、湾侨石岛楼”资源优势,台山市如今构建起以川山群岛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打造汀江华侨文化走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走廊,建设滨海风光、田园生态、温泉养生三大旅游板块的“一个核心,两条走廊,三大片区”全域旅游空间架构。台山各个乡镇真正做到了“一村一品牌”。
展开全文
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城市颜值越来越美,文明气质日益丰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提升,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人人参与……十年来,在台山,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升级,与群众美好生活同频共振台山市做法事。当前,台山更是以“用心筑建‘暖情台山’、一心齐建‘暖民台山’、贴心联建‘暖意台山’、全心构建‘暖行台山’、同心齐建‘暖心台山’”的“五心五建”为抓手,持续深化“暖心台山”品牌建设,文明在侨乡大地蔚然成风。
城市生活不断提质,“小细节”成就“大幸福”台山市做法事。近年来,台山市不断结合“家门口”服务体系和“15分钟生活圈”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引导系统,建设97间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升级26间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示范母婴室、37座无障碍公共卫生间,实现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信息无障碍等设施全覆盖。
一群好人,满城春风;精准服务,惠及万家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市依托“社工+志愿者”“项目+队伍”“双联动”工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共投入694万元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贯通一体的文明实践精准志愿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台山共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近3800场。
以文化惠民生,进千家乐万户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市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已建成街心公园等10个文化休闲场所,打造6个“粤书吧”、7个自助图书馆、8个“全民共享阅读图书角”、17个“悦读馆”,建设数字文化馆、智慧图书馆,让群众享受优质公共文化资源。
三级阵地齐发力,文明花开幸福城台山市做法事。目前,台山全市共建成3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其中有1个文明实践中心,17个镇街文明实践所、317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借助搭建“1+17+317+N”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台山以服务型党组织体系精准对接并满足辖区群众多元需求,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如今的台山,道路更畅、城市更美、乡村更绿、生活更便利,文明创建成果成为群众摸得着的幸福台山市做法事。新征程上,台山市将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全力做好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力争2023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赓续奋斗
主攻大型园区
推动高端产业集聚
新征程,新坐标,新台山台山市做法事。展望2035年,台山市将与全国、全省以及江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大幅度提升。
按照规划目标,2035年,台山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更高水平台山市做法事。同时,建成现代经济体系,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大幅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台山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台山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实现新跃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台山市做法事。
“十四五”是台山市破局突围、跨越赶超的关键五年,要努力走出一条彰显台山特色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将主攻大型园区,推动高端产业加速集聚;深化创新驱动,增强核心集群竞争能力;全面扩大开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巩固脱贫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家园;实施文化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数读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21年台山市做法事,台山市地区生产总值503.23亿元,十年间年均增长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504元,年均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21.6∶40.1∶38.3,呈现“一产做稳做优、二产做大做强、三产做活做新”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2021年,台山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79.71亿元,是2012年的1.78倍,年均增长10%台山市做法事。骨干企业逐渐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由2012年的209家发展到2021年的281家,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012年的70家发展到2021年的87家
●构建内畅外联大格局
近十年台山市做法事,台山交通累计完成固定投资156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3134公里,新增(含改扩建)公路里程362公里,交通路网越织越密、更通更畅